前言
相信很多朋友都接触或者使用过中药注射剂产品。我小的时候就用过柴胡注射剂退烧;在刚开始临床的那几年,住院的不少病人经过我的手都使用过丹参注射液、炎琥宁、痰热清注射液这类的产品。
那是个中药注射剂漫天飞舞的年代,医生们都在用。说不清楚为什么要用,反正都在用,那我也用。
慢慢的,随着我对中医的了解和深入研究,我对中药注射液逐渐反感起来。说它是中医中药吧,它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中医的味道,完全违背了中医的理论;说它是西药吧,它的说明书上又清清楚楚的写着它的中药成分跟中医功效,西医院是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主力。
总结成一句非常让大家伤心的话,中药注射剂是所有临床医生都在使用,但是都不清楚到底是干什么的药物。
后来我逐渐减少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因为我弄不明白它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也因为它的给药方式:静脉直接给药实在不符合中医的传统方式,带来的风险太大。
一堆复杂的分子,跑到人体的血管里,实在有点恐怖。
中药的最传统有效的方式,还是口服。这把中医的特色和中药的特点融汇一体,安全有效。
最近有媒体曝出,有医院已经开始全面清退中药注射剂。此前,湖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作出了严格的限定,医院无法再使用这类产品。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多少:
年,曾在临床中用于清热、解*等鱼腥草注射液引起多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并出现数例死亡,这直接导致当年6月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被监管部门紧急叫停。数月后,鱼腥草注射液被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解禁,但只能用于肌内注射,还须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加注“警告:本品可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字样的警示语,并须标明对本药品有过敏者、孕妇、儿童禁用。
年,江苏苏中药业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在广东引发多名患者不良反应。数据显示,年1月1日至年9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生脉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突出。
年9月,红花注射剂和喜炎平注射剂四批次药品在山东、*、甘肃等多地注射后出现十多例寒战、发热等不良反应,被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紧急召回。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显示,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和口服制剂所占比例分别是54.6%和37.6%;年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注射给药占84.1%。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9,次。
年,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事件,约占到全部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51.3%。
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10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香丹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
01
我们的中药注射剂,浑然是赤脚医生时代的产物。因为没钱,又要医病,于是利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从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注射剂。满足大家快准狠的想法,也确实有点作用。
于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药注射剂快速发展,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研发出多种中药注射剂。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药物,是没有经过严格的*副作用研究和临床检验的。中药注射剂发挥作用的是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可化学物质成分复杂,其作用原理很难说清楚,隐含的危险也从来没有人研究透。
中药注射剂其实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本来中医中药就非常的复杂,哪些成分是有效的无法说清;但是为了制备成注射剂,必然要提炼成某种成分,但是这些成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却得不到西医的认可,也不能被中医所接纳,所以说它是个怪胎。
我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血塞通注射液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我们先看它的说明书:,中成药名。由三七总皂苷组成。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动脉粥状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淤血阻络证者。
首先,我们中医为什么不认这个药?它不是中药,它只是三七总皂苷!它完全脱离了中医药的范围,没有我们传统中医的组方配伍,它完完全全就是个化学成分!所以我们中医不认。它居然还宣传能够活血祛瘀,通脉活络,这个在道理上说不通。
再次,西医也不认可。请问哪个西医能够辩证出淤血阻络证?使用的医生大把大把,能够辩证的少之又少。
另外,它的成分三七总皂苷,说起来非常恐怖!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它必须含三七皂苷R1(C47H80O18)不得少于5.0%、人参皂苷Rg1(C42H72O14)不得少于25.0%、人参皂苷Re(C48H82O18)不得少于2.5%、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30.0%、人参皂苷Rd(C48H82O18)不得少于5.0%,且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总量不得低于75%(供口服用)或85%(供注射用)。
不知道各位看懂了没有?三七总皂苷其实是一堆化学成分的复合物!你使用的注射剂中,国家仅仅要求是85%的含量。且不说这堆复杂的化学成分是否让人过敏,就是另外的15%的不明成分也让人心惊肉跳!
所以西医也不认可,但是限定于某些特殊国情,大家都在闭着眼睛使用罢了!
02
中药天生就是口服剂,而不是注射剂!
行医多年,医院和诊所之间,接触了这么多病人,我得出了以上这个结论。
因为中药注射剂在生产难度太大了!在生产方面,中药注射剂在提纯度上存在问题,中药提纯和直接从化学分子式生产两种方式之间是有差别的,而纯度不够则会导致溶液中的分子颗粒更大一些。从不同药物中提取不同的化学成分,用以合成一种方剂,这种药剂与按比例抓配熬制出来的中药药性并不一样。
口服的中药,经过胃肠道的吸收,体内的消化,可以说是风险极小!这里面是包含了古人的智慧,融合了中药的特点,所以我说:中药天生就是口服为主!
说不清道不明的中药成分加上如此高的生产难度,最后做成的产品直接进入血液。这类产品想起来就可怕。
除了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还发现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医生在对适应症的把握上存在问题。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时候,开处方的主流大夫一般是西医大夫。西医大夫对中药的药性不是特别了解,只能按照一些说明书去用。实际上,他可能难以做到像中医大夫开的那么规范。这就可能把一些药用在了不适合使用的患者身上。
其实,每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面都很狭窄,没有专业的中医师把握,西医大夫根本就无法分辨!
03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在使用所谓的清开灵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老人们在使用丹红注射剂的时候,其实心里是痛苦的。
我强烈呼吁,暂停所有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应该把中药注射剂统一放到西药的管理范畴之中,应该按西药注射剂一般要求,对成分、效果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评价。
不要再让中药注射剂败坏中医的名声了,
因为它们真的就不是中医中药!
-END-
文字:天明中医
图片:UnsplashPelexsCC0
很高兴认识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