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都咸阳这片热土上,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砥砺奋进,涌现出赵梦桃、吴运铎、梁增基等许多感天动地的劳动模范;一面又一面的旗帜高高飘扬,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动人篇章。
“创业明星”刘仙会(前排)喜摘甜瓜。
打造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脱贫攻坚主战场是劳模发挥作用的大舞台,是检验新时代劳模精神的试金石。
“一日当劳模,终身作贡献。”这是我市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全体劳模成员的座右铭。该联合体是市总工会于年4月组织成立,旨在共同探索助力脱贫攻坚之路。起初,由省市农业劳模卢效平、洪志锋、武*社、杨茂胜、袁永强等7人,强强联手,扶贫攻坚;为此,市总工会成立了以工会主席牵头、经济部负责日常管理的领导机构,多次举办“全市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成员座谈会”“全市百名劳模‘参观见学’”等活动,共商扶贫帮困,打造劳模创新服务机制;但凡下乡入村开展脱贫解困现场观摩会、交流会、推进会也吸纳部分种植业劳模参加并建立“百名劳模学习管理组”,要求不断“充电”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市总工会依据劳模本人学习积分情况,开展了“强国之星”“进步之星”评选活动。经过几年发展,目前成员已扩大到多名,并在全市工会系统开展“一名劳模一面旗,打造劳模联合体”行动,实施劳模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念好扶贫“讲、诊、扶、培、工、帮‘六字经’”(“讲”是向贫困户宣讲*策和自身成长经历,鼓励贫困户提振自信心,增强脱贫能力;“诊”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出路“会诊”,因人而异、寻找切实可行的致富门路;“扶”利用劳模在技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扶持贫困户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强化“造血”功能;“培”进行技能、创业和创新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工”组织贫困户到劳模创办、领办的实体打工,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帮”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和工作等困窘)让劳模精神在咸阳大地熠熠生辉。“头雁”领飞“群雁”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劳模群体凸显“头雁”领飞“群雁”伴的效应,他们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也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市有名劳模,如何彰显劳模的优势和能力,使其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潜能?“只有受过穷才能真正体会贫困的滋味。”年,20岁出头的卢效平告别家乡,只身外出,在甘肃玉门、嘉峪关等地努力打拼、艰苦创业,创办了玉门市博雅装饰装潢公司。年,他回乡成立了陕西奥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亿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娃”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为让贫困群众的学生有书念,解决家庭后顾之忧,他累计投资万元用于教育事业,资助贫困中小学生80多名、贫困大学生52名。卢效平深谙,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出实招、见实效,尽快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年,卢效平开始在家乡建设扶贫产业基地,依托家乡产业现状和地域特色,规划建设总面积3.24万亩的彬州市丝路天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扶贫基地。目前,产业基地已累计为水口、城关2个镇(办)7个村集体分红.7万元,群众分红多万元,平均每户分红超过1万元,户贫困户每户分红超过2万元。
这些年,卢效平相继投入3.97亿元资金,立体打造“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川坡塬沟路”,惠及群众余户余人,使户余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卢效平通过产业基地,使群众脱贫致富。这只是全市农业劳模扶贫的一个缩影。
在长武县,省级劳模洪志锋通过让村民参与入股分红的方式,带领群众奔小康。
“我这儿有多名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通过这种方式使乡*脱贫致富。”在咸阳天丰现代农业园区,洪志锋正和技术人员一道查看自动化监测系统,了解苹果长势。
小苹果,大产业。这个园区流转土地涉及一镇五村”户、1万亩土地、辐射带动周边果园4.5万亩,采用“公司+*支部+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和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如今,洪志锋共帮扶贫困户户、人脱贫致富。
省级劳模武*社投资多万元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名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多户群众参与现代农业开发,每年为当地周边群众增收万元。
兴平市秦一辣椒制品有限公司、咸阳市级劳模刘学敏,采取“公司+规模化种植基地+种植大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本地和周边县区群众种植辣椒户近万亩,干辣椒亩产突破公斤,引领多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巾帼不让须眉“3年前,我摘了贫困帽,现在就近到合作社当农民工,一个月0元收入。”武功县大庄镇大西村刘广*高兴地说。他口中赞扬的是该合作社负责人省级劳模刘仙会。
出生于“80后”的刘仙会,为回馈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放弃城里稳定的工作,创办了后稷新田园专业蔬菜合作社。特色菜中华芥、菜心、芥蓝等种植面积发展到亩,蔬菜产量吨,产值达万元。共带动贫困户户人,残疾户46户56人;实现贫困户分红21.75万元,残疾人分红5.22万元;捐助贫困大学新生30余人,助学金达10多万元。
苹果红了,农民笑了。市级劳模张爱玲是旬邑富硒农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7年来扎根乡土、创业致富,带领乡亲们种植“马栏红”、旬邑典西、差异化有机富硒和特色化SOD等品牌苹果,共签约贫困户0多户,通过“国家扶贫平台”“公益中国”等电商平台,帮助贫困户增收61万元,吸纳农民工余人就业。
泾阳县兴隆镇白马杨距离泾阳县城偏远,又属旱腰带地区,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留守妇女多,由于经济来源匮乏,又无技术支撑,导致家庭矛盾丛生、甚至媳妇因贫外跑现象频发,致贫、返贫诱因不断。
“镇干部知道我家里有茯馨园茶叶公司和农业生态园,让我把村里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带一带。”杨小玲说,么嘛达!能帮咱白马杨村群众脱贫是分内事。
杨小玲通过合作社+社区扶贫工厂+电商平台的方式,先后为本村和周边村落多名留守妇女、残疾人提供“无门槛”劳动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使她们通过勤劳的双手,撑起头顶一片艳阳天。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在面对面采访过程中,我们耳闻目睹到许多种植业劳模当先锋、打头阵,团结带领贫困群众奔小康的动人事迹。走进三原县种子管理站杨茂胜劳模创新工作室,小麦、玉米、油菜等新品种在实验室码放得整整齐齐。
据省级劳模杨茂胜介绍,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积极发挥劳模的创新引领作用,将农业专业技术类人才聚集在一起,开展“名师带徒传帮带”,大力开展种子管理创新、技术攻关。
如果说联合体劳模以个人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一大特色,那杨茂胜则是将专业技术人才聚集到一起,通过科技研发、搭建平台以老带新,“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种形式,使愈来愈多的人心想事成,发家致富。
据悉,在三原省劳模杨茂胜创新工作室带领下,累计完成国家、省市各类品种实验45组多个品种。他们研发的“黑五类”(黑小麦、苦荞、黑玉米、黑豆、黑芝麻)农产品,在三原、永寿等县的贫困村进行试种,仅永寿县渠子镇芦堡村,去年就种植亩黑小麦。
“种出药材拔穷根。”这是永寿县市级劳模陈伟的口头禅。年4月与陕药集团中药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陕西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中药材丹参、决明子、*芩等品种,覆盖全县23个行*村户0多人,其中贫困户户人;发展过程中累计向扶贫户无偿提供15万元种子、种苗;分红带动贫困户户人;目前年销售中药材原材料多吨,使农户产业增收达余万元。
淳化县恒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市级劳模尉钊建成“三变*花菜”日光大棚70座、带动70户贫困家庭脱贫,使每户年增收0余元。依托电商平台担负全县户贫困户的农产品线上销售任务,使贫困户直接收益达万元。
乾县五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市劳模刘新志投资万元引进大中型先进农机具,吸收54名农机手入社,每年向社会提供农机化作业服务7万亩。年以配资入股方式吸纳21户贫困户进行产业分红,对本村7户体弱多病的生产困难家庭实行机械作业免费耕种。
劳模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旬邑、永寿、淳化等13个县(市)区劳模纷纷通过基地+平台、技术培训+无偿服务、合作社+入股分红+困难帮扶等形式,念好帮扶“六字经”,全力开展扶贫攻坚,充分彰显“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劳模扶贫产品进超市劳模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也是新时代的领跑者。如何使劳模脱贫攻坚联合体“往深里走、往心里做、往实处落”?“娘家人”千方百计破解这一课题,先后召开“全市工会系统助力脱贫攻坚暨百名劳模、高技能人才选树现场观摩会”等,邀请劳模授课、展示劳模品牌、参观劳模基地、体验劳模风采,引导各级劳模和新生代农民工为扶贫产品直播带货、代言宣传,鼓励劳模企业“以买代帮、以购代捐”,探索用市场经济提升消费扶贫成效。市总工会瞅准商机,积极协调,国庆前夕,在位于咸阳闹市中心的人民路世纪金花大型超市“劳模扶贫产品专区”红红火火开张,吸引众多市民和客户驻足选购。该专区面积60平方米,涉及长武、旬邑、永寿等10个县(市)区,共10余位省市级农业劳模,近百款包装精美的菜籽油、杂粮、干货等扶贫产品陈列其中。
供需见面,不亦乐乎。双方表示,劳模扶贫产品进超市,充分发挥了全市“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示范引领作用,“娘家人”的牵线搭桥将劳模品牌镶嵌到高端超市,让扶贫产品和职工群众实现点对点衔接,力促农特产品直销,促进贫困群众和大型超市“结亲”“双赢”;截至目前,该专区已销售扶贫产品530元。
据统计,在脱贫攻坚中,全市各级劳模先后解决贫困户就业2.9万人次。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就要想方设法打出组合拳,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是市总工会创新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的一次新探索、新突破,也是工会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扶贫帮困的新形式、新路子。今后,我们会不换肩、不歇气将这面旗稳稳地、牢牢地扛下去,让劳模的旗帜飘扬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市总工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张静表示。
来源
咸阳日报
编辑
刘旭秦娟
审核
燕志敏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