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丹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仰韶大杏,个大如乒乓球味美爽口夏天的渑
TUhjnbcbe - 2025/7/30 9:49:00
00:31

(央视财经《生财有道》)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秦、晋、豫三省的结合地带。这里的仰韶大杏因产于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而得名,仰韶文化是指在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化,它持续的时间长达两千多年,时至今日,渑池人仍然为自己生活在仰韶文化的发现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会把自己最好的名特优产品冠以仰韶两个字。仰韶大杏因其形色味美、品质好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他叫李智军,是这家杏园的经营者,现在,他不但是李家村的种杏大户,而且也是村里最先把仰韶大杏进行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的人物之一。在他从事农业种植的多年时间里,老李也是伴随着大杏一路走过来的。

以前,由于管理和修剪不到位,导致了挂果率低和杏品质不好的问题。打这儿之后,老李为了能够达到科学化管理,给自己积累经验,有事没事就观察和研究,除草、松土、修枝、剪枝等一切都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种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杏园在老李的精心培育下长势喜人,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多人也都开始跟着种,很快,李家村就有了一定的种植规模,杏花盛开的季节还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赏。李家村很快就成为了人们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的好去处。

当您走进漏泉村,会被眼前这壮观花海所吸引,您可能很难把它跟一个贫困村联系在一起。是谁创出了这样的奇迹,又是谁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李晓文是渑池县公安局派往这里的第二任驻村干部。能有今天这样的变化,他这位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可是功不可没的。

当初,确立了丹参中药材种植,老李就和村干部们一边在流转的土地上进行试种和学习,一边鼓励村民们种植丹参,可他们也都只是观望。但丹参经过了一年多试种的考验,长势不错,有了经济效益,村民们种植丹参的热情也就被调动的起来了。短短两年时间,一些贫困户不但脱了贫,而且还有了不错的收益。

现如今,漏泉村的丹参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效益的良好局面。如果说漏泉村种植丹参种出了门道,那么丹参项目和技术的引进发展,以及在当地的兴起,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

他叫郜龙蛟,他的回乡创业,不但开辟了渑池丹参规模化种植的先河,让丹参产业种植规模达到八万多亩,而且使渑池丹参被评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当初,为了能够报效家乡,郜龙蛟就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因为自己本身是从事医药行业的,看到市场的一些乱象,他就开始留意中草药的种植,并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

虽然当地的土壤条件很适合栽培丹参,但一直以来渑池就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为此,在政府的支持下,为了使灌溉水得到有效保障,郜龙蛟修建了更为科学的灌溉系统。

可是就在老郜眼看着小苗已经发芽、吐苗的时候,杂草的迅速扩张严重影响了丹参的生长。

为此,老郜下决心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他和农业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采用红花等中药材植物的轮作种植的方法,终于找到了预防杂草和抵御病虫害的好办法。

目前,郜龙蛟采用公司+基地+科研机构+农户+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把中草药产业做大做强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了,种植药材每亩收入达三四千元,远远高于传统农作物。

现在,渑池县在塑造仰韶品牌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全域统筹、品牌发展的新思路,推动了特色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更多精彩内容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仰韶大杏,个大如乒乓球味美爽口夏天的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