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们的健康杀手。其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常常导致患者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那么,什么是冠心病?它有哪些临床表现?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哪些?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冠心病,加强防范意识。
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质是由于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变。其基本问题是心肌供血不足,因而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居多。属中医学的“胸痹”范畴。
轻度的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心悸、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突然晕厥等情况。不适症状会导致患者的精神上负担加重,影响身体运动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常常并发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脏衰竭、心脏骤停等严重危及生命的情况。
冠心病是因血管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胸痹”,张仲景将其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指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中医治疗冠心病与西医大有不同,西医治疗以改变心血管的“结构态”为目标,“结构态”即结构决定功能,其结构发生了改变,功能随之变化,如用扩冠的方法来治疗堵塞的血管;而中医治疗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态”为目标,“功能态”即通过功能的改善而引起结构的变化,形成结构再塑,如建立侧支循环来改善功能和缓解症状。目前多用活血化瘀法,“通”扩血管治疗冠心病,而不能单是“以通为用”,而需“以补为通”,运用“益气养血”法,即益气活血,补气养心,通过补“气”,不仅能补益真气、谷气,还能补充滋养心脏所需的精气血脉,从而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目的。
治疗冠心病的核心方是苓桂术甘汤。方中桂枝、炙甘草振奋心阳,又皆入脾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脏的搏动需要心血为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心阳振奋才能促进心脏搏动,相当于西医之强心。脾是气机升降的调控系统、水液代谢调控系统,也是新陈代谢的调控系统,研究表明脾阳虚的大鼠肝组织的糖、脂、氨基酸、核酸等代谢均出现显著改变。茯苓、白术可健脾利湿利水,茯苓又入肺经,可通调水道而利小便,“厚土伏火”,“厚土止水”,因此健脾利水可以减少心脏负担,相当于西医之利尿。因此苓桂术甘汤具有益气养心的功效,又具备类似西药强心利尿的双重作用。
▲茯苓
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是刺五加、绞股蓝,两者配伍可补肺脾肾,养心安神。李时珍称赞刺五加为“本经上品”,绞股蓝中含绞股蓝皂苷,与人参皂苷部分结构一样,具有“人参适应原”样作用,而无人参不良反应,营养学家将绞股蓝称为“植物人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刺五加和绞股蓝均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心肌耐缺氧能力和增加机体免疫力。同时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绞股蓝可预防高血脂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治疗冠心病用刺五加和绞股蓝相配,伍以益气健脾,可使血脉充足,心有所养,兼补虚扶正,则邪无所凑;两者配合可改善心脏供血,改善其“功能态”以治疗冠心病。
心律失常中医将心律失常归于“怔忡”“心悸”等范围,但心律失常的种类和病因尤多,根据治病求根的思想认为治疗心悸需治疗其原发病,且对慢性心律失常有独特的经验。
治病求根,病证结合有许多疾病可致心律失常,治疗需寻其病因,病证结合,需对引起心悸的原发病加以诊治,病除则心悸平。
冠心病引起的心悸,多为阳虚水邪,痰饮凌心或兼有血瘀所致,治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散化裁,此为“益气养心”法,血瘀重者,可加四物汤或丹参饮活血止痛。
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为素体虚损,外感病邪犯肺卫,热毒逆传心包,耗气伤阴,治以扶正祛邪,补清结合,方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银翘散、生脉散化裁。外来病邪想入里,则需跨过少阳这一门槛,因此推崇小柴胡汤和升降散作为治疗外感热病中的门槛,认为小柴胡汤为伤寒中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为气机出入之门户;升降散为温病中的小柴胡汤,为气机升降之门户,两者均主少阳气机,一出入一升降,使一切少阳流毒宣泄外出;小柴胡汤还兼顾胃气,祛邪兼扶正,胃气因和;少阳正气充足,则外邪难以逾越此屏障,邪传少阳则被阻断,此乃截断疗法。加银翘散合生脉散以疏风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心有所养,则心悸自平。
▲柴胡
法于仲景,活用经方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搏动无力,则脉结代无序,以心阳不振多见;标实为气、血、水、痰、瘀阻塞心脉。心阳虚衰,水气上泛者,以阳虚寒凝为主者,多伴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舌淡胖苔白,脉沉迟细弱。治以温通心阳,散寒化饮,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合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生脉散化裁。
中西药理,推陈出新各古籍对中草药的描述居多,使用中药时,不能仅局限于古籍所言,还需结合现代医学药理,加大其应用范围。如现普遍认为麻黄归肺、膀胱经,且《本草纲目》称麻黄为“肺经专药”。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麻黄碱能促进汗腺分泌、平喘、升压、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心率及镇痛;伪麻黄碱有较强的利尿作用。结合古籍、临床经验、现代药理知识等发现,不可只沿袭前述,需加以活用。因此在治疗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时,常在辨证基础上加用炙麻黄以温经散寒,通脉行滞,有强心之用;以平喘利水,有提壶揭盖之意,加强利水之效,有利尿之用。单麻黄一味,可兼顾西医之强心、利尿作用。若麻黄太过,唯石膏可用,仲景麻黄与石膏比例多为1∶(1~2),用麻黄与石膏比例为1∶(10~15),其用炙麻黄,炙用善平喘利水,药性较为缓,用炙麻黄用量不宜超过5g,以防强心太甚而加重心慌,因此凡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患者要慎用麻黄。
古籍记载甘松味甘能缓急止痛,可用于诸痛证、能补以醒脾;味辛能行能散,调达全身气机以开郁;性温则温脾散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松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缺氧、镇静等作用。据此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常加用甘松,能醒脾胃,助运化,化水饮,促心血,养心神,药理研究发现能对抗心律失常。将甘松与苦参同用,为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和负性频率的作用。《肘后方》用苦参与苦酒治疗中恶心痛,因此常苦参和甘松配伍,共同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中医辨证论治常见的冠心病类型(1)阳虚血瘀型:主要特点是胸闷、胸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舌脉紊乱,脉弦细数。治疗上可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桃仁、丹参等,并可配合一些调气安神的药物进行治疗。
(2)痰湿凝滞型:主要特点是胸闷、胸痛,舌苔腻,舌质紫暗,脉沉滑。治疗上可选用化痰祛湿的药物,如半夏、茯苓、陈皮等,并可配合一些健脾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
(3)心火亢盛型:主要特点是心悸、烦躁、口舌生疮,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疗上可选用清热降火的药物,如黄连、麦冬等,并可配合一些养心安神的药物进行治疗。
(4)脾胃虚弱型:主要特点是气短、心悸、乏力,皮肤黯淡无华,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疗上可选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党参、茯苓等,并可配合一些补气养血的药物进行治疗。
(5)肝郁气滞型:主要特点是胸闷、胸痛,情绪烦躁易怒,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弦细。治疗上可选用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柴胡、香附等,并可配合一些理气消食的药物进行治疗。
每个人的体质和具体症状各有所异,中医辨证施治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较年轻的人群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患上冠心病,最好在有疑虑或具体情况下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更专业的建议。
冠心病患者中医治疗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01调畅情志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见情志变化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其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病情加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对提高正气、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02适量运动汉代医家华佗结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可见,运动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方面至关重要。冠心病患者恢复期可以参加一定的锻炼和劳动,如适度的慢跑、快走、气功、太极拳、五禽戏等。
03正确饮食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由此可见,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冠心病的康复十分重要,如,膳食总热量勿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盐。
04睡眠调养冠心病患者安卧有方可以保证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冠心病患者每天睡眠时间应在7-8h,尽可能在每日上午晒1-2h的太阳及进行适当有氧运动。
如何预防冠心病预防冠心病非常重要,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远离风险,保卫健康,从我做起:
(1)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维持身体的健康。
(2)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避免过量进食,控制体重。
(3)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肥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应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4)戒烟限酒:研究表明,吸烟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长期、过量饮酒也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要戒烟限酒,坚决禁烟和避免饮酒过度。
(5)精神调理: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悲伤。适当地放松身心,比如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等,以保持心情舒畅,提高身心状态。
(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