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种出、种好丹参,我和父亲接力,整整努力了30年。”年7月6日,45岁的王晓说。
王晓是平邑县保太镇羊城村农民。羊城村坐落在蒙山西面,全村口人,人均只有7分丘陵薄地。改革开放后,人人都想着多挣点钱,在打工很难找到用人单位时,羊城村村民靠土地的收入,一年人均不足元。
村子离蒙山近,蒙山上长着野生丹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收购价是干货每斤5元。那个时代,当地还没有不允许挖山上的野生资源一说,羊城村村民上山挖丹参,增加收入。于是,蒙山上的野生丹参越挖越少。
王晓用根段催芽办法种出的丹参。(资料照片)
王晓的父亲王照云那个时候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想着丹参既然能在山上长,就可以在村里的丘陵地上种。年春天,王照云自家挖来的丹参没有晒干后去卖,而是栽在了半亩地里。栽下的丹参只有三分之二出芽,霜降后收的丹参,卖了元,全村人轰动。
年春天,羊城村有6户村民把挖来的丹参根栽在自家的丘陵薄地里,最多的一户栽了1.2亩,秋后卖了元,轰动了全乡。
周边村庄很多农民开始进山挖野生丹参,栽在自家地里。山上的野生丹参已经到了不好找到的地步。王照云想到了用种子种。他从蒙山里采来种子,像种菜一样种在地里,可连种三年,都没出芽。有一次,刚把种子撒进整好的畦子里,还没来得及覆土,突降大雨。他用麦草盖了一部分,一部分啥也没盖。雨连下了四五天,雨过后,他到地里一看,麦草下全是刚出的丹参苗子,什么没盖的地方同样也是。
王照云明白了。用丹参种子育苗,不能覆土,在保湿的情况下,遮好荫就行了。年,羊城村家家户户用种子育丹参苗,自家栽或卖苗。0年,羊城村当时所在的乡只有2万口人,却种下了2万亩丹参。
成片种植的丹参。(资料照片)
种丹参不能重茬,种上一年,要种三年其他作物,才能再种。在这一过程中,王晓从父亲手中接过丹参种植,他开始向周边县乡推广。在推广过程中,他发现了种子苗育存在的一大问题。
育苗用的丹参种子,往往是异花授粉结下的,种子之间差异性大,育出的苗当然也不一样,最后收获的丹参品质不一样,质量难以控制。王晓想,用同一棵丹参的根栽种,便不存在这一问题。
王晓从山上寻到一棵优质野生丹参,在山东省农科院、临沂市农科院相关专家的帮助下,用了3年时间,年终于培育、扩繁出品质好、产量高、性能稳定的丹参。在试验中,他发现直接栽丹参根,出芽率只有70%左右,这让人难以接受。
根段催出芽苞后,可集中育苗,然后移栽到大男里。
王晓想到了催芽,发芽了再栽进地里,出苗率会大大提高。在土壤中催芽,丹参根会接触土壤中的病菌。他采用工厂化育苗的办法,把丹参根分截成每段四五厘米长,放在建起的车间里,靠雾化增加车间内的湿度。根段催出芽苞后,不再继续催,下地栽植。“芽苞长成芽苗后,在运输,栽种过程中,容易碰掉芽苗。”王晓说,“根段催出芽苞后,可放在恒温库里,最长可放20来天。”
王晓在省内外推广丹参种植近几年稳定在2万多亩,他因此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为了推广根段催芽后栽种,年秋天他建起了恒温库存。从年春天,他给农民的,都是他培育的品种,而且是催出芽苞之后的。
王晓说,根段育苗,苗大苗壮,搞逆性强,在保证出苗率的前提下,比种子育出的苗可提高30%的产量。“更重要的是品质高。根段育苗,大条(丹参粗壮的根)可达70%;种子育出的苗,只有30%。丹参大条、小条的市场价格,差了近一半。”王晓说。
王晓手中拿着的丹参,就是根段种植出来的,大条能有孩子的手指那么粗。
领着农民种了这么多年丹参,王晓对种植丹能的效益太清楚了。“不用说好地,就是山岭薄地,正常管理情况下,一亩地能收~斤干丹参。”他说,“如果是自家的地,除去所有费用,也算上自家投工,平均能挣元左右。”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孙成民通讯员刘平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