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概都会有印象,到山里都会看到有一种叶子像枸杞,但边缘有锯齿状的植物,单支或从生,茎干直挺挺地掩映于草丛中。特别是到了秋天,其蓝紫色呈钟形的花朵,排成长长的一串就像铃铛一样,随风摇曳,十分美丽。这个时候,人们会挖取它的根茎,去净泥土嚼食。其质地洁白或稍黄就像鸡肉丝一样,吃在嘴里甘甜糯软,唇齿生香。该植物便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名贵药材--沙参。
实际上,这种我们称之为“鸡肉”的植物只是沙参中的一种,植物学上通常称其为南沙参。目前临床作为药物应用的大多是另一种沙参,人们习惯称其为北沙参或莱阳参。
这两种植物虽然都称为沙参,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科属的植物。南沙参,原名沙参,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山东胶东当地习称其为“鸡肉”。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其根入药。生长于我国沿海地区,尤以莱阳所产为最佳。
在古代,沙参并无南北之别,清代著名医家张璐所著的《本经逢原》中始言沙参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质虚力微。北沙参由于品种单一,就是指珊瑚菜。名字繁多的是南沙参。由于各地气候土壤的不同,南沙参的形状和称法也各有千秋。
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中将沙参与人参、玄参、丹参、苦参称为五参,自古以来在临床广泛应用。
据古代文献记载,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至清代载有沙参分南、北两种。一般认为两药功效相似,均属养阴药,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南沙参空松而肥,气味轻清,而富脂液,专长于人“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参坚实而瘦,其形细长,质坚疏密,专长于人“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部分为北沙参,各地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