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常见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造假手段,需要多加警惕。
在中药制造过程中,模制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它是根据一些药材的特定形状,预先制作出相应的模具,然后利用其他材料注入模具中进行压制,最终得到与原药材相似或特定的形状。例如,在制造“冬虫夏草”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使用淀粉和石膏粉进行调制,然后将其注入模具中,经过压制、干燥等工序后,就可以得到与真实冬虫夏草形状相似的假货。此外,在制造“金钱白花蛇”、“珍珠”等药材时,也常常采用聚乙烯等原料模制。有些人甚至使用模具来制作“千年人形”何首乌。这种何首乌的形状类似于人形,被认为是具有神奇功效的药材。在药材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会采用一些欺诈手段来加工和销售假冒伪劣药材。他们将一些常见的物品经过刀刻定形,再通过打光、染色或缝合加工等手段,使其看起来像正品药材一样。
比如,他们会将园参中比较细长的部分挑选出来,经过精心整形后,冒充山参或移山参出售。为了仿制三七,他们使用莪术、白及等的块茎,经过刀刻定形后,再涂抹上黄泥和明胶,使其表面光滑且具有类似三七的纹理。还有更离谱的是,有人会用麝香周围的皮毛来包裹动物肌肉、内脏粉末、蛋黄等物质,经过缝制形成一个类圆形的毛球状物,然后将其当做毛壳麝香出售。为了仿制鹿茸,一些不法商贩会利用鹿毛皮形成多分枝角状,再灌入骨胶使其成形。而为了制造出紫河车,他们会使用鸡蛋、明胶等物质加工成菜花状的团块。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不法商贩会将猪、羊的蹄甲及塑料经过整形后掺在穿山甲里面,以次充好。这些欺诈手段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对药材市场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共同维护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在中药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经常采用一些欺骗手段,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用性状类似的药材或物品经过染色加工,冒充正品。这些被染色的药材不仅外观上与正品相似,而且往往颜色鲜艳,极具迷惑性。比如,一些商贩会将葡萄皮经过染色处理后,伪装成山茱萸。这种染色后的“山茱萸”不仅外观上与正品相似,而且其颜色也与正品相近。然而,这种染色药材的功效却与正品相差甚远,甚至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商贩会将续断或细小的云木香的根与丹参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与丹参表面颜色相同的染料。这样制作出来的“丹参”饮片,从外观上看与正品非常相似。但是,这种染色药材的质量却无法保证,其药效也无法与正品相提并论。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贩会将水蛇的皮肤用白漆涂抹或者间断环剥后进行染色,以冒充名贵的金钱白花蛇。这种经过染色处理的水蛇不仅外观上与金钱白花蛇相似,而且其价格也相差无几。但是,这种染色水蛇的药效却远远不如金钱白花蛇,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熏制檀香伪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真正的檀香价格昂贵,而市场上对檀香的需求量又很大。为了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商家就会采用熏制的方法来制造假檀香。这些商家通常会选择无药用价值的檀香边材木块,将其喷上香精,使其外观和气味都与真正的檀香相似。有时,他们甚至会使用其他类似色泽的硬质木块来代替真正的檀香,然后喷上香精来伪装。在市场上,这种熏制檀香伪品非常常见。一些商家甚至会将这种伪品与真正的檀香混合在一起销售,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消费者在购买时很难分辨真假,因为这种伪品的外观和气味都非常相似。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辨别真假的。例如,真正的檀香色泽较为自然,而熏制伪品的颜色则比较呆板;真正的檀香质地较为细腻,而伪品的质地则比较粗糙。
掺杂法是一种非常卑劣的手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掺入各种杂质,以次充好,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方法主要将砂石、泥块、尘土、滑石粉、石膏、明矾、盐、糖等物质,采用各种手段掺入正品药材中。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药材的质量和药效,而且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在掺杂法的具体操作中,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例如,红花被掺入红砖粉、细砂或锯末等杂质;全蝎被掺入盐、泥土等物质;海马和全蝎的体内被灌注石灰水或砂土等。此外,土鳖虫和穿山甲被掺入明矾,海金沙被掺入细沙等物质。更有甚者,龙眼肉被掺入红糖,通草和鸡内金用矾水、盐水浸泡,然后用糖浆将金银花、红花、菊花等喷湿,再拌以豆面、淀粉或矿石粉末进行“挂甲”等处理。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药材的天然性和纯净度,而且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打击掺杂行为,保护药材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药材质量的认知和警惕性,从而避免受到掺杂药材的侵害。#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