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故里“致富经”
——庆城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见闻
村民在合作社分拣中药材黄芪。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
庆城县是中医鼻祖岐伯故里,也是岐黄文化的发祥地。面对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庆城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县域内形成了中药材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劲头越来越足。庆城县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岐黄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中医师承甘肃岐伯基地”。
中药材种植形成规模
仲春四月,风和日丽。记者走进庆阳市惠萃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正在忙着分拣中药材黄芪。“分拣中药材,一天可以挣到80元以上。”村民刘仰升说,他还将自家种植的中药材出售到合作社,一人挣着双份的钱。
刘仰升是庆城县南庄乡东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家里种植小麦和玉米,遇上丰收年1亩地也就元到元的收入。年,他种了5亩黄芪,除去化肥、人力等成本,每亩净收入元。
“庆城县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但以往种植规模相对较小,品种较单一。”庆城县卫健局副局长张鸣波介绍,年,庆城县引导南庄、玄马、桐川、葛崾岘4乡镇规模种植中药材亩,村民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近几年,庆城县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大幅增加,目前种植的品种有黄芪、柴胡、金银花、板蓝根、丹参、党参等十多个品种,其中黄芪、柴胡、板蓝根、丹参、牛蒡子种植面积较大。
村民自发种植很难形成规模,规模种植还需依靠合作社。
在庆阳市惠萃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村民们忙着栽植金银花苗。“年5月,我联合30名农户组建成立了合作社,主要利用流转土地,从事中药材种植、育苗、初加工、销售等服务。”庆阳市惠萃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庆忠介绍说。
截至年底,庆城县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6个,中药材种植规模在亩以上的就有3个,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4万亩。
加工销售前景看好
“庆城县出产的金银花品相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其中绿原酸含量高达4.1%,是国家《药典》标准的2.7倍。”庆城县卫健局中医股股长李川国说。
家住庆城县南庄乡六村塬大岔组的李彦芳,年家里栽植金银花3亩,年已到盛产期,每亩收入近元。“我们种的药材不愁销路,就近卖到了合作社,还能卖上好价钱!”李彦芳高兴地说。
走进庆城县惠萃、亨飏和神龙钰3家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3家合作社均设有晾晒场、存储库和烘干房,对中药材进行清洗、烘干、挑拣、切片。
“合作社收购的中药材,经过初加工后销售给其他制药厂,然后制成中药进入医药市场。”张鸣波说,年,庆城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安徽亳州投资商在收购庆阳自强中药材公司的基础上,通过转型升级成立了庆阳神州同泰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拓宽了农户的销售渠道,在县域内初步形成了自产自销的发展经营模式。
在庆阳神州同泰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目睹了整个中药加工过程。在炒炙间,药厂员工雷强正在熟练地加工中药白术。公司负责人介绍,年,公司转型升级成为一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GMP认证。主要从事中药饮片净制、切制、炒制、蒸制、批发零售和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等,经营多种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销售,产品销往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安徽、内蒙古、宁夏和陕西等地医院。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及中药材价格一路上扬,中药材产业被确定为庆城县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庆城县强化机制创新,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县政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提供中药材籽种、种苗,进行技术培训。贫困户可从黄芪、党参、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蒲公英和药用菊花7个品种中任选一种种植,扶持规模为3-10亩。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确定县域内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植贫困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解决销售后顾之忧。
庆城县惠萃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采取“电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入股等方式,实行统种、统管、统销的方式发展经营。通过直销、网销等途径,年产值达到万元,实现效益多万元,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年,全县扶持贫困户户,共种植中药材.5亩,并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3期,名村民得到有效培训。年,全县还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种植中药材.5亩,计划培训人。”张鸣波说。
一年栽植,多年受益。在免费提供中药材籽种现场,马岭镇黄崾岘村村民倪某领取了金银花种苗。倪某笑着说:“听说金银花价格挺好,今年准备把自家的10亩地都种上金银花,3年后就可以盛产,并且可以采摘30年左右。”(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