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在中医手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从“一味喝丹参,用四物汤起作用”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历代本草典籍中,丹参已被归入活血化瘀之品,但为什么说它能“与四物同功”?
要知道,四物汤在中医补血方中地位崇高。
究其原因,我认为与丹参的功能特性有关。很多名中医说它“有瘀血则去瘀,无瘀血则生新”,其实也不尽然。
今天,我们就来全面探讨一下丹参的功能和特点:
1.物美价廉: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一直提倡“由小到大”,中医治病也是如此。同样可以治病,物质便宜的人明显比高的人更受人们欢迎。
这是丹参的特点。易于采集,分布广泛,生长条件广。它在人们中间几乎随处可见。相对于血竭,三七等。显然是物美价廉的产品。
2、上下虚实皆可用:
中医的应用有一个特点,就是补虚、减实、降逆、升困。在相应的应用中,即虚损需补之品,实证需解之品,上焦病需清而轻举,下焦病需再降。
丹参正好有这些特点,不管是涨还是跌都可以用。
比如听力下降是因为肝肾不足,血液循环不畅,白质地*汤合丹参是非常好的选择。
对应的病在下焦,比如经络不通引起的下肢风湿病,丹参和独活寄生汤的配伍也是经典组合。
血虚导致血瘀时,丹参可化瘀生新,活血而不破血耗血。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年提出的“养血”概念。
至于实证,就不用多说了。无论是七情六欲,如果伤害了身体,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出现气滞血瘀。
如肝气侵胃时,丹参常与檀香、砂仁、郁金同用。这是由于气滞,血液循环不畅,所以理气活血相辅相成。
3、养心安神去虚热:
从性味上来说,丹参苦寒,善入血分而入心经,寒能去热,所以能够清心火、除血热、安神志、定惊悸。
如一些心悸怔忡之证,辨证属于心气虚而血行不畅者,丹参可以配入补阳还五汤之中。
如果属于胸阳不振之证,则可以在瓜蒌薤白汤配丹参,气阴两虚则用生脉散配丹参。
这些运用,不管是胸阳不振还是气阴两虚等,其病机里都最终归结于瘀血阻滞,按照不通则痛的原则,治法当以活血定痛为要。
而丹参加入这些方剂里,将它活血祛瘀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瘀血在心胸部者,基本都离不开丹参。
4、祛瘀生新通百脉:
丹参的主要功用集中在活血化瘀上,这一点没有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丹参还能通利窍络,调和气血,这又在一些中风、癫痫等危急症候中得到运用。
诸如热病神昏谵语,肝风内动的抽搐等等,丹参都是可以使用的。
这是因为丹参能活血通络直达四肢末梢末,同时去瘀生新,通利闭塞的七窍之故。
此外,一些痰饮所致的证候,根据中医久病多瘀、瘀多挟痰的理论,适当配伍丹参,还能起到祛瘀化痰的作用。
5、清肝利胆:
先指出一点,这里说的清肝利胆,和茵陈是不同的概念。丹参的清肝利胆主要适用于一些气滞血瘀引起的癥瘕积聚。
其初起多数是肝胆湿热、或者寒湿导致肝失疏泄,从而气机不利,肝脾失调,肝、脾、肾三脏的功能都出现障碍,时间一长就气滞、血瘀、水蓄,而成癥瘕积聚之证。
丹参入肝经血分,最善行血中的气滞,瘀血去而水气行,起到活络消肿的作用。
6、凉血解*消肿*:
一般来说,大多数活血祛瘀之品都很少其它功用,而丹参似乎是个特例,它还能消肿止痛、凉血解*、排脓生肌,并以此而用于外科疮疡。
如乳痈一证,中医常用丹参配伍连翘、天花粉、蒲公英、瓜蒌;
如果是皮肤疔*,也可以用丹参配伍银花、连翘、乳香、没药之类。
实际上,古代很多外科疮疡之证都有使用丹参的习惯。
?通过上述6个方面的概述,我们对丹参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虽然它活血祛瘀的功用确实为主,但衍生的其它多种用途也是不能忽视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