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丹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潘利群匠人首开的城市复兴观5pqeb4pf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潘利群:“匠人”首开的城市复兴观


“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楼盘)城。”2015年,首开集团合并重组10周年。低调一直是这家国企的性格标签,然而,面对互联+、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棚户区改造等国家大势,首开又将有何动作,使其基业长青?9月10日,北京的秋雨不约而至。下午,在北京*(楼盘)大厦三层的新闻会客厅里,北京最大国企开发商―――首开集团的新任掌门人潘利群正与主流媒体谈笑风生。其实,就在半小时前,首开集团董事长潘利群刚刚在中国建设报主办的“2015中国地产设计创新大会”上,分享了“红海逻辑、蓝海思维”的主题演讲,得到数百名行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同。潘利群在演讲中引用了大量数据表格,并且提出一些全新的行业论断。这些细节足以显示,这家具有35年历史的老牌房企自我革新的底气和开放自信的心态。匠心支撑去年以来,互联思维犹如飓风一般向所谓的传统行业袭来,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在这场风暴中,房地产行业自然首当其冲,其中既有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主张,也有很多跟风的炒作和噱头。不过,创新与噱头的差别或许就在一念之间。在与交流中,潘利群认为,新常态下,企业都在进行调整,这毋庸置疑。但如果把转型当成是一股风,为了转型而转型,就很难让人认同。“现在很多以转型为名的行为,其口号可能大于实践,在首开,我们不支持口号大于实践的事情。”“35年来,首开在发展过程中,战略没有摇摆,发展没有停滞,责任没有缺失,能力没有退步,始终坚持主业、永续经营,这种鲜明的态度和能力,我觉得已经很接近匠人精神了。”潘利群对匠人精神非常推崇。他认为,无论是互联行业还是传统企业,现在都需要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匠人精神是一种重要的态度和能力,它是应付社会变化最大的定力,能让我们用态度抵住压力和诱惑,用专业来追求完美与极致,还能带领我们真正走向基业长青,找到红海中万分之一的蓝海机遇。”“创意无限、匠心支撑”。巧合的是,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连(楼盘)考察时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要有别具一格的创意思维,抓住市场的新需求,还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细节和质量,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开发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优质产品。“我们一直奉行责任地产的理念,对于房地产而言,推进绿色建筑是切切实实有益于环境、有利于社会的举措。因此,即使是我们兴建的一些保障房项目也在按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做。坦率地讲,这样做确实增加了成本,但是作为国企,我们在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更倾向于后者。”潘利群向这样解释首开的尚责文化。据了解,2013年起首开集团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战略,到2014年底,首开集团已有11个项目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一星或二星级设计标识认证,绿色建筑面积累计开发达238.5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耗煤量近3万吨。内城复兴当天引发京城地产圈“刷屏”的是,作为北京地产老大的首开一改国企过去沉闷中庸的形象,首次提出“城市复兴官”的构想。潘利群表示,微观的蓝海就是产品机遇。房地产开发正从增量模式转入存量模式,未来旧宅改造或重建在整个房地产市场占比或将超过新增部分。目前,全国房地产存量已经达到400亿平方米,其中接近100亿平方米需要进行升级和维护改造。与此同时,还有将近1亿人居住在棚户区,需要进行住宅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更新。*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棚改工作。棚改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了棚改的意义。他指出,中国的工业化伴随着城镇化还有一个长期过程,这也是巨大的内需空间。“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当中,也不是说没有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还有1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必须给他们一个符合现代标准的居住条件,我们将继续大规模地推进棚户区改造。”在潘利群看来,棚户区改造任务重、投资大、周期长,大规模参与棚户区改造,对企业是一个重大考验。因此,潘利群认为,“城市复兴官”的构想是基于城市功能疏解和内城更新提出的,城市疏解与更新后,核心城区腾出来干什么?是什么样子?这是国内大城市都会面临的新命题,而这种事情需要企业进行运作,“这种企业必须理解城市的深层内涵,理解业主对居住区或城市的要求,同时具有做过此类较大规模项目的经验,国企更是义不容辞。首开集团的民生保障工程起步早、产品全,从历史上的危房改造、城市住宅试点、康居工程,到经济适用房、限价放、公租房、自住房等。“所有保障类型的每一项我们几乎都走在全国前列或者最前沿。”潘利群表示,“未来首开也有信心走出北京,投身到更多需要内城更新和棚改的城市中去。”冷静出海自2013年以来,中国房企在海外发展已成趋势,特别是万达、绿地、万科等大型房企在欧美国家皆有大手笔投资。事实上,海外投资对于首开而言并不新鲜。据了解,1992年,首开已进驻澳大利亚悉尼,是全国最早涉足海外地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至今,首开已经在澳大利亚、美国、香港、澳门(楼盘)、荷兰、白俄罗斯六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房地产开发、运营等业务。潘利群说,海外市场的风险非常大,不仅包括当地的*治风险,比如*权更迭、**换届等因素,也包括一些经济因素影响,包括汇率这些很难预估的影响。“首开出海一直持比较稳健的态度,走出去20年不亏损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开对区域的选择也非常慎重,基本上只选择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即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地区。”潘利群对坦承,虽然首开出海已有23年历史,但是2012年之前,只能算“走出去”,“因为我们一直还在用中国的方式或全球通行的方式做房地产运营。从2012年开始,我们才算真正‘走进去’,即融入了本地文化、掌握了本土发展模式,并用前沿的设计与营造,独自操盘做出真正国际化的产品。”“冷静!”潘利群用这两个字来回应房企总是挂在嘴边的转型和出海。潘利群认为,房地产业与金融、互联的衔接、合作以及海外投资确实是必要的,首开也在拥抱互联,相应的O2O模式也在探索。“不过更核心的问题还是产品加服务,没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个企业是立不住的。”“潘总的演讲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首开。”这是多位与会代表的感叹。尽管新首开还仅是露出了冰山一角,但是这家根基深厚的北京国企老大已经开启了新一轮改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